金沙js93305(中国)有限公司-Online platform

论文解读 | 《桑黄、蛹虫草超临界CO2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黄酮和三萜含量》

桑黄论文解读

金沙js933052025-02-19

出版日期:2020年

发表刊物:《食用菌与健康》

论文作者:张倩,孙瑞祥,王妍,孙建尧,张蕊,程显好,杨树德

桑黄多糖、黄酮及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抗肿瘤、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效;蛹虫草含有腺苷、虫草素等成分,在抗病毒、抗肿瘤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。然而,对于二者采用超临界\(CO_2\)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及黄酮、三萜含量的研究相对较少。该研究旨在填补这一空白,通过测定相关指标,为桑黄和蛹虫草的培养与产品开发提供数据支撑,进一步挖掘其在保健和药用领域的潜力。

试验材料

采用鲁东大学食用菌教研室保存的桑黄及蛹虫草菌株进行培养。桑黄以70g 大米加 90g 水为固体培养基,蛹虫草则用 30g 大米加 30g 油麦及 96g 水培养。收获的桑黄菌丝体和蛹虫草子实体经干燥、粉碎过 60 目筛后,送至南通睿智超临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,在 45MPa、50℃,\(CO_2\)流量 30L/h 并加适量乙醇夹带剂的条件下萃取 90min,于 8MPa、55℃的分离釜中获得萃取物。

试验方法

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测定

依据Sroka.Z 和 Cisowski.W 方法改进,在含硫酸亚铁、水杨酸乙醇的试管中加入萃取物与过氧化氢溶液,37℃水浴 1h 后,以蒸馏水调零,510nm 处测吸光度,按特定公式计算清除率,同时设空白对照与阳性对照(VC)。

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测定

参照Ozen.T 等方法,将样品溶液与 DPPH 溶液混合静置 30min,无水乙醇调零后 517nm 测吸光度,依公式算清除率,设空白与阳性对照。

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

称取桑黄和蛹虫草萃取物配制成特定浓度溶液,以芦丁为对照品绘制标准曲线,经系列显色反应后510nm 测吸光度,代入回归方程计算黄酮含量。

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测定

以熊果酸为标准品制曲线,对桑黄和蛹虫草萃取物进行香草醛- 高氯酸显色反应等操作,550nm 测吸光度并计算三萜含量。

实验结果与分析

萃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

清除羟基自由基

在\(H_2O_2/Fe\)体系中,蛹虫草子实体萃取物清除能力较强,2.72mg/mL 时清除率达 69.17%,相当于 1mg 萃取物与 0.28mg VC 清除效果相当;桑黄菌丝体萃取物在 1.88mg/mL 时清除率为 29.85%,约与 0.17mg VC 相当。

清除DPPH 自由基

桑黄菌丝体萃取物表现突出,0.059mg/mL 时清除率为 24.45%,相当于 1.57mg VC;蛹虫草子实体萃取物 0.680mg/mL 时清除率为 21.67%,与 0.12mg VC 相当。

萃取物中黄酮和三萜类化合物含量

黄酮类化合物

桑黄菌丝体和蛹虫草子实体超临界\(CO_2\)萃取物中含量较高,分别为 4.67%、4.08%,存在显著性差异。

三萜类化合物

含量分别为34.89%、19.25%,差异极显著,且桑黄菌丝体中含量远高于蛹虫草子实体。

结论

本研究发现超临界\(CO_2\)萃取的桑黄、蛹虫草萃取物中黄酮和三萜类物质含量高于以往报道。桑黄菌丝体萃取物清除 DPPH 自由基能力强,蛹虫草子实体萃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强。桑黄菌丝体中黄酮略高且三萜含量高 0.8 倍,推测三萜与 DPPH 清除相关。但因成分复杂,需借助高分辨仪器解析成分以明确抗氧化活性差异原因。同时,建议研究桑黄培养基添加木质纤维素对其活性成分的影响,为后续开发利用提供更全面依据。

★ 本文章由金沙js93305桑黄医学研究院整理,仅供学术交流,欢迎指正。

热门动态

XML 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