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解读 | 《桑黄水提物抑菌作用的研究与应用》
出版日期:2016年
发表刊物:《上海农业学报》
论文作者:王钦博,杨焱,齐晓彦
在乳制品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,消费者对乳制品品质的要求日益提高,而微生物污染问题却屡见不鲜,严重威胁着乳制品的安全与品质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王钦博等人开展的《桑黄水提物抑菌作用的研究与应用》显得尤为重要,为乳制品保鲜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。
一、研究背景
乳制品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,在生产、流通和储存过程中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,导致食品变质和安全隐患。传统的抑菌方法主要依赖于内源成分抑菌和外源物质添加抑菌,但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如抑菌范围窄、对有益菌有影响等。因此,开发天然、安全、广谱的抑菌成分成为乳制品行业的重要需求。
桑黄,作为一种珍贵的食药用真菌,具有多种生物活性,如抗氧化、抗肿瘤、抗衰老等。本研究旨在探索桑黄水提物的抑菌特性,并将其应用于乳制品保鲜,为乳制品行业提供一种新的抑菌策略。
二、桑黄水提物的制备
桑黄水提物的制备过程如下:
将桑黄菌种栽培得到子实体,将子实体粉碎至约1cm³的颗粒。
在干燥的子实体粉碎物中加入20倍体积的去离子水,沸水提取2小时。
滤得残渣进行二次提取,合并两次提取液并进行浓缩。
4000r/min离心10min,去除沉淀。
将乙醇加入浓缩液中至乙醇终浓度为90%,室温下静置24小时。
将离心后沉淀部分加去离子水溶解,再次离心去除不溶物质。
将上清进行透析12小时,透析后溶液进行冷冻干燥,即得桑黄水溶性提取物。
三、抑菌试验结果
1. 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结果
桑黄水提物对革兰氏阴性菌(如大肠杆菌、志贺氏菌、沙门氏菌)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在不同浓度下,桑黄水提物的抑菌圈直径随浓度的增加而扩大。具体结果如下:
大肠杆菌:在1mg/mL作用浓度下,抑菌圈直径为0.7cm;在50mg/mL作用浓度下,抑菌圈直径为2.3cm。
志贺氏菌:在1mg/mL作用浓度下,抑菌圈直径为0.5cm;在50mg/mL作用浓度下,抑菌圈直径为0.9cm。
沙门氏菌:在1mg/mL作用浓度下,抑菌圈直径为0.5cm;在50mg/mL作用浓度下,抑菌圈直径为0.8cm。
2. 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结果
桑黄水提物对革兰氏阳性菌(如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李斯特菌、藤黄微球菌、枯草芽孢杆菌)同样具有抑制作用。在不同浓度下,桑黄水提物的抑菌圈直径随浓度的增加而扩大。具体结果如下:
金黄色葡萄球菌:在0.5mg/mL作用浓度下,抑菌圈直径为0.6cm;在50mg/mL作用浓度下,抑菌圈直径为2.3cm。
李斯特菌:在0.5mg/mL作用浓度下,抑菌圈直径为0.5cm;在50mg/mL作用浓度下,抑菌圈直径为1.9cm。
藤黄微球菌:在0.5mg/mL作用浓度下,抑菌圈直径为0.0cm;在50mg/mL作用浓度下,抑菌圈直径为0.1cm。
枯草芽孢杆菌:在0.5mg/mL作用浓度下,抑菌圈直径为0.0cm;在50mg/mL作用浓度下,抑菌圈直径为0.1cm。
3. 霉菌的抑制结果
桑黄水提物对霉菌(如青霉、白霉)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。在不同浓度下,霉菌生长圈直径随桑黄水提物浓度的增加而缩小。具体结果如下:
白霉:在10mg/mL作用浓度下,生长圈直径为6.2cm,为空白对照的16.2%。
青霉:在10mg/mL作用浓度下,生长圈直径为3.9cm,为空白对照的40.6%。
4. 酵母的抑制结果
桑黄水提物对酵母的生长同样具有抑制作用。在不同浓度下,酵母的最大吸光值随桑黄水提物浓度的增加而减小,表明酵母生长受到抑制。
四、巴氏杀菌乳菌群总数的控制
桑黄水提物在10mg/mL作用浓度下,能有效控制巴氏杀菌乳中的菌群总数。在10℃保存14天后,乳中菌群总数最高未超过2×10⁴cfu/mL,显著延长了乳制品的货架期。
五、有益菌的影响
桑黄水提物对乳制品中的有益菌(如保加利亚乳杆菌、嗜热链球菌、双歧杆菌)影响较小。在50mg/mL高浓度下,对双歧杆菌有轻微抑制作用,但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无显著抑制作用。
六、结论
本研究结果表明,桑黄水提物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,对革兰氏阴性菌、革兰氏阳性菌、霉菌和酵母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在10mg/mL作用浓度下,桑黄水提物能有效抑制牛乳中有害细菌和真菌的生长,显著控制巴氏杀菌乳中的菌群总数,延长乳制品的货架期。同时,桑黄水提物对乳制品中的有益菌影响较小,具有作为天然、安全、广谱抑菌剂的潜力。
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桑黄水提物的抑菌机制,优化提取工艺,提高其抑菌活性和稳定性。此外,还可以开展更多关于桑黄水提物在其他食品中的应用研究,为食品保鲜提供更多的天然解决方案。
★ 本文章由金沙js93305桑黄研究院公众号整理,仅供学术交流,欢迎指正。